编辑:清远阅读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2-19 12:47
全文阅读

“叔父曾说过,百姓不愿服劳役,兵役,那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报酬。”
“只要月钱给到位,大把的百姓上杆子来服劳役,兵役等等!”
朱标,说道。
他很清楚,朱十一之前制定的国策,是一整套,各个环节环环相扣。
父皇的国策,亦是一套。
要改那就是整套体系都要改。
单单改其中一条,那就会造成两套体系错乱,弄得乱七八糟的。
他已经多次劝谏朱元璋了,心中很清楚想要说服,很难。
必须要抓住每一个案件,每一个细节,来劝说。
“谬论,谬论!”
“朱十一税收,已然达到十取一,这简直就是吸老百姓的血汗。”
“岂能继续执行。”
“百姓生活本就贫苦,朝廷岂能再加重税收!”
“以朱十一的税收政策,咱大明要供养多少官员,供养多少吸食百姓的蛀虫。”
“这成河体统!”
朱元璋怒道。
他为百姓定的税是三十取一。
他自己吃过苦,他爹他娘他妹妹他姐还有他哥都是被饿死的,知道苛捐杂税对于百姓是有多么的恐怖。
他很清楚元朝灭亡的原因,并不是因为元朝是异族,而是因为元朝越来越腐败的朝廷和元朝各级官吏的贪婪和堕落。
朱十一之前任用的各种人员,多如牛毛,他数都不不过来。
都快赶上宋朝冗杂的官僚体系了。(当然这是老朱自己认为的!)
想想就可怕,这些人可都是和朝廷要俸禄的。
俸禄哪里来,不都是民脂民膏吗?
而现在,他设立的户籍制度,近6000万明朝百姓,文官仅有不到8000人,7500个农民才养一个官员!
他尽可能减少朝廷官员,为的就是少发俸禄,少拿百姓的税收。
“叔父曾说过,您的税收,减少我大明官员的人数。”
“的确是初衷是为了百姓!”
“可,劳役,兵役,这些依旧是会转嫁在百姓们的身上。”
“税收虽然降了,可无形之中其他的劳役多了。”"

全文阅读
已经没有了 返回本书目录 已经没有了

同类推荐